出海行动2024(中国出海)

日期:2024-05-04 12:41:45 作者:汽车

出海行动2024(中国出海)

其实出海行动2024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中国出海,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出海行动2024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投资40亿泰国设厂,长安汽车强势出海
  2. 东风攻坚2024:目标剑指320万辆,新能源转型火力全开
  3. 除了反倾销,中国车企出海还有这么多坑……

一、投资40亿泰国设厂,长安汽车强势出海

“在泰国投资40亿,建立右舵车生产基地!”4月18日,2023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拉开帷幕,长安汽车全系新能源产品强势集结,创新前沿技术悉数亮相。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在重磅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时透露了长安汽车泰国设厂计划。

泰国设厂的计划,也是长安汽车强势出海的关键一步,长安汽车正在全速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此次上海车展长安展台,围绕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和长安创新设计标签以及新发布的“海纳百川”计划四大主线展开。全方位展现出长安汽车强大的技术储备与产品能力,向海内外客户传递出坚定转型、加速出海的底气和实力。

长安汽车的海外战略“海纳百川”格外受到关注,成长于西南腹地的长安,现在已经具备足够的市场规模、技术储备、体系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足以支撑长安汽车布局全球发展。

朱华荣在车展现场也透露了具体的海外布局。长安汽车将着力推进“五大布局”。

一是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长安汽车将把高品质的智能低碳产品布局全球。到2030年,将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第一,推动“全球产品同步开发+区域差异化开发”相结合,未来,同一款车型,将会有中国版、美洲版、欧洲版等多种版本,实现“一区一策、一国一策”。如南美洲和中东区域,仍将以传统汽车为主,欧洲和东盟区域将主推新能源车型,在南美洲、东盟、澳新等区域投放皮卡;第二,致力于打造“全球经典车型”,到2030年,力争打造2款全球销量突破50万辆级的产品。打造不少于2款全球销量突破30万辆级的产品;第三,海外布局超过50万辆的产能。泰国基地首期产能10万辆,二期将增加至20万辆。还将适时在欧洲、美洲等地布局制造基地,完善产能规划。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布局,海外市场将以长安品牌为主,持续打造智能、低碳、设计等品牌标签,并持续强化企业品牌与产品推广的联动,加强深蓝品牌、阿维塔品牌海外建设。同时,加大海外市场广宣资源投入,联动合作伙伴参与全球大型品牌活动,提升长安汽车品牌影响力。

三是加强营销服务布局,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在海外市场构建20余个本地化营销组织,海外网点数量突破3000家。并将积极探索效率高、成本低、用户体验好的直通直联新营销模式。

四是加快完善市场布局,将加快布局欧洲、美洲、中东及非洲、亚太、独联体五大区域市场。2030年之前,将进入全球90%以上的市场。2024年,长安汽车将完成东盟和欧洲两大重点区域市场的进入。还将在泰国投入40亿元,布局全球“右舵生产基地”,覆盖澳新、英国、南非等全球右舵产品市场。将用2-3年的时间,完成欧洲主要市场的布局。到2030年,长安汽车在欧洲市场销量将突破30万辆。

五是加强组织、人才布局,加强组织建设,基于市场布局,长安汽车将成立东南亚事业部,欧洲区域总部,还将适时在美洲、非洲等区域建立区域总部。同时,加强人才引培,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国际化人才,加大海外各区域本地化人才聘用。

朱华荣在发布会上表示: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将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泰国投资设厂是出海关键年的重要举措。《车圈能见度》今年在泰国考察期间,就获悉长安汽车早在去年就在曼谷设立了办公室推进长安汽车落地的事宜。

出海现在已经成为车企的共识,长安汽车也基于自身实力的壮大强势出海。

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3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20.9万辆,环比增长28%,成为中国品牌3月销量冠军。近年来,长安品牌汽车销量逐年大幅提升。2022年,产销突破187.5万辆,同比提升6.8%,占集团销量80%。预计2023年长安品牌汽车销量将突破200万辆。

同时,长安品牌汽车市占率逐年提升,已从2019年的5.17%上升到2022年的6.98%,今年一季度市占率占全行业的8.54%。经营质量持续向好,其中长安品牌利润占比达85%,成为新的盈利支柱。企业已由规模增长向“规模+效益+价值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转变。

不仅如此,长安汽车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研发水平名列前茅。构建起“六国十地”全球研发布局,建设有16个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拥有全球30个国籍的工程技术团队1.7万余人。

2022年新增申请专利4910件,其中发明专利3548件,同比增长195%,2022年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专利公开量排名第一。研发能力十二年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名列行业第一。快速开发智能、新能源等新产品,近3年一共投放40款新品。

近年来,长安汽车品牌布局不断优化,品牌价值向新向上。长安汽车推出深蓝、阿维塔电动车品牌,与长安品牌一起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品牌架构。长安乘用车产品均价逐年递增,近五年共提升22.9%,其中阿维塔产品售价已突破40万元,深蓝SL03已成20万级新能源产品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一直致力于客户体验的提升,作为长安最重要的战略,客户服务“一号工程”正在推动长安汽车从产品致胜向“产品+服务”并重发展。长安连续两年获得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中国品牌第一,连续两年获得中消协、中质协满意度评价中国品牌第一。

在坚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道路上,长安汽车步伐稳健、战略清晰。立足中国蓄势跃迁,锚定全球开启新篇。在国产汽车出海的重要关口,恰逢其时地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以国内良好势头牵引海外市场,以全球化布局谋划未来发展。

   据悉,泰国工厂设立之外,根据市场布局,长安汽车还将设立东南亚事业部。这意味着,长安汽车未来在东南亚或许还有更多举措。

      

疫情三年之后,上海车展有了不同往常的味道。

几年前,还是燃油车占据主角,而今则是新能源大秀。一些传统车企甚至都选择携带全系列新能源车参展,市场销售主力的燃油车深藏阁楼。

此次上海车展,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赋能下,长安汽车最新产品与创新技术悉数亮相,智电iDD家族的第三代CS75 PLUS智电iDD、UNI-V智电iDD、UNI-K智电iDD、欧尚Z6智电iDD四大明星车型“成团”集结,深蓝S7、深蓝SL03双子星产品矩阵联袂登场,以及长安Lumin、览拓者EV等全系电动电气化产品倾力出击。

此外,展台上还有两款闪耀夺目的概念车。其中,概念车VIIA通过长安全新设计语言“纵横万象”,释放来自未来座驾的纵之力,为用户打造最为独特的五感沉浸式体感,构建可变化且具有开放性的自由空间。另一款是基于SDA架构打造的长安CD701原型车,全面由仿生设计向纯数字设计升级,外观设计上是兼具SUV的大气强壮感和皮卡的越野炫酷元素的“全新物种”,在内饰设计上是带来全新“五感”体验的“移动家居”,集中展现了长安汽车未来智能与美学的前行方向。

车展现场,朱华荣发布了长安汽车总体发展目标:到2030年,力争实现集团销售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400万辆,海外销售120万辆。

要实现这个目标,推进海外战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长安在东南亚等地的行动,或许还会进一步提速!在《车圈能见度》看来,不管左舵还是右舵,市场需要就有长安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圈能见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二、东风攻坚2024:目标剑指320万辆,新能源转型火力全开

2023年是东风集团的转型大年,也是“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的头一年。

根据东风集团2023年4月发布的“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到2024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电动化;到2025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与合资品牌的销量各200万辆,比例达到1: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品牌乘用车的70%。

在这个“打头阵”的年份,东风集团正在推进一场艰难但正确的转型,这个过程注定不会顺利,但东风显然已经大步踏上转型新征程。

东风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其累计销售汽车达242万辆,其中包含2023年销售52.4万辆、占比达21.60%的新能源汽车。与2022年19.07%的数据相比,2023年东风集团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东风集团在海外出口方面也实现了23万辆的销量。2024年,东风集团提出了320万辆的销量目标。伴随着转型的深入,东风正在迎来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未来。

抢滩2023:年销242万辆,新能源占比达21.6%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格局也日益升级。在此情况下,东风集团实现了高质量的韧性发展。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东风集团累计销售汽车达242万辆,同比下滑约17%,与同比增长12%的中国乘用车销量数据相比并未同步。但在总体销量基盘萎缩的情况下,自主新能源销量占比却明显提升。

合资板块销量萎缩是东风集团整体销量基盘下滑的主因。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合资品牌受到自主品牌强势崛起而产生挤压效应。根据2024年1月9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2023年,东风日产(含东风英菲尼迪、启辰)年销72.31万辆,同比下降21.53%;东风本田年销60.48万辆,同比下滑 8.54%。

虽然在合资品牌低迷不振的影响下,东风集团总销量同比有所下滑,但在业内观察人士看来:这对于正进行新能源电动化转型的东风而言,这是转型过程中必经的阵痛——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曾被称作“行业风向标”的上汽集团,2023年销量也同比下滑了5.31%。

与总销量下滑相比,东风集团今年在新能源车销量、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上取得的佳绩更具看点。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东风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52.4万辆,同比增长4.3%,其中,作为集团新能源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牌,高端品牌岚图是东风集团2023年的最大看点。2023年,岚图市场销量突破5万,同比增长1.6倍。成立三年间,岚图实现了SUV、MPV和轿车三品类布局,在市场打下良好的品牌口碑。

具体来看,在去年相继上市的岚图追光、新岚图FREE、新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PHEV均为岚图销量的节节攀升献力。

在岚图汽车的产品序列中,岚图FREE对销量增长起到关键性作用,这款中大型SUV与百度合作,融入了百度最先进的Apollo领航辅助智驾功能。在实现了空气悬挂、魔毯底盘、丹拿音响等丰富配置上车的同时,新岚图FREE售价仅为26.69万元,成为市场黑马赢得广泛关注。

而正是从新岚图FREE上市开始,岚图汽车整体销量开始了快速爬升。目前,岚图汽车12月销量过万的成绩使其进入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主流队伍,与极氪、智己、深蓝等几乎持平,并超过了飞凡等品牌。未来,伴随着品牌力、体系力的建立,在推出全新SUV车型后,岚图拥有在新能源市场进一步扩大销量的发展潜力。

此外,国产豪华新能源越野天花板猛士也渐入佳境,猛士917是M TECH猛士智能越野架构首发车型,达成7项中国第一,并斩获“年度十佳汽车”奖。此外,新能源商用车势头猛进,同比增长达71.3%。

在海外布局方面,作为中国车企出海的“国家队”之一,东风集团凭借对市场独到的洞察力,将高品质产品导入作为突破口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2023年,东风集团全年海外累计销量达23万辆。

2023年,东风岚图成为最快走向全球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相继挺进了挪威、芬兰、丹麦等国;东风猛士加速出海,东风风神、东风风行等深耕拉美、中东等区域市场。

此外,东风风神三款重磅车型登陆南美,新一代东风奕炫也进入中东市场。与此同时,针对不同海外市场的政策法规、环境差异、细分特点与用户需求,东风商用车也进行了定制化开发,打开市场突破口。除了出口销量,商用车也是东风汽车的一大看点。2023年东风商用车实现稳步回升,销售51万辆,同比增长14%。

展望2024,东风集团定下320万销量目标。2024年,东风将从产品技术、产品品牌、品牌价值等方面持续发力,向内做好自主发展的突破、进一步加速合资品牌转型以及落实改革攻坚;向外加速海外布局,共同发力形成合力迎战2024。

为实现这一目标,2024年,东风将充分利用55年造车的体系能力,擦亮科技标签。在核心技术层面,东风目前已经打造的“2+1”新能源架构平台,将实现从“有”到“优”,从“硬”到"软”的迭代升级。此外,DSMA将导入PHEV长续航等技术,量子架构下的1号至3号平台也均实现迭代升级。

未来东风集团也将持续深耕汽车技术,夯实市场地位,打造科技护城河。为加速动能转型,东风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打造出东风量子架构、马赫动力、龙擎动力、东风氢舟动力、悦享智能,完成了产业化布局。值得一提的是,东风集团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自主整车集团第一。

基于研发科技的持续迭代,东风集团将在2024年提供更多高价值的优质车型产品。

自主品牌中,东风岚图将继续拓展产品阵容,推出全新SUV车型;东风猛士将带来“私人订制”的猛士917改装版,实现千人千车;东风纳米旗下的纳米01推出改装车型;东风奕派旗下的eπ007将在今年3月正式上市,年中推出全新中大型SUV,形成“双车矩阵”;此外,还会与华为强强联合,打造具有差异化、客户满意的产品。

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后,东风自主品牌将在全面推进电动化的基础上,建立更明确、认知度更高的品牌认知。

2024年,东风岚图将进一步强化“豪华安全科技”品牌认知,实现销量翻番、达到突破10万辆的目标;东风猛士将逐渐建立“科技豪华越野”品牌认知,首款产品猛士917上市3个月销量过千;全新上市的eπ007、纳米01,有望斩获市场佳绩;东风风神将在2024年加速品牌焕新,实现新品全面电动化。

2024年,东风集团销量重要支撑力量的合资品牌也将加速转型,稳住基本盘。其中,东风本田发布的代号为“创未来2030”的新战略,将在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动车型实现品牌全面转型。面对新的行业形势,新的时代发展节奏,东风有限“启DNA+”新战略已经启动,合资品牌迎来全面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户服务领域,东风集团将深度布局服务生态品牌,创造用户满意的领先价值,建立更加通畅的价值“互通”渠道。在体制方面,东风集团将加速改革攻坚,重构适应新能源转型的体制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实现以用户为中心,推动品牌、产品、技术向优发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壹条,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三、除了反倾销,中国车企出海还有这么多坑……

最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受到了法国方面的压力,不顾德国等汽车制造大国的反对,在9月13日宣布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倾销调查。

欧洲当地媒体称,法国之所以态度激烈,原因是法国2023年第一季度的电动汽车购车补贴中约有40%流向中国企业的产品,并且法国汽车在中国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太担心招致反击。

即便欧盟不行动,法国也早就想好了对策。今年5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就表示,法国政府2024年将只为欧洲生产的纯电车提供补贴,为的就是将中国产的电动车排除在补贴之外。

可见中国电动车的“威胁性”之大。

今年确实是中国汽车出海大爆发的一年。据乘联会数据,1-7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278万台,出口以69%的增速持续强增长。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虽然南半球的南美洲和非洲出口下降,但发达国家出口的高质量增长很好,因此出口总体还是很好的,全年正常情况下突破500万是有希望的。

2007年-2023年(1-7月)汽车整车出口走势 

在社交平台某书上,已经有不少海外华人盯上了汽车配件供应这一块市场。他们普遍认为,国内出口体系尚不完善,配件方面还跟不上整个出口的火爆趋势,因此未来配件需求会有巨大增长。

一边是外国人忌惮、数据疯狂增长、商人发现挖金机会,中国车出海看似前景无限,然而,另一边,却有不少“老出口人”表示:“这条路还有很多坑”。

“趋势是向好的,但很多问题比如利润低、出口地的环境差异、政治因素复杂...随便哪一个,都不是短期内可解决的。”一位长期从事汽车出口业务的人士这样总结。

在中国汽车的多个海外市场中,俄罗斯市场是增长最迅速的那一个。

从2022年2月开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通用、福特、宝马、奔驰、大众、雷诺、丰田、本田等主流跨国车企均宣布暂停向俄罗斯出口新车,奔驰、大众在俄罗斯的工厂也陆续停产。当前,仅有部分中国和韩国汽车制造商继续生产和进口。外国对手的缺席,给了诸多中国汽车品牌“入侵”的机会。 

现在,俄罗斯汽车市场已形成中系三杰的格局——奇瑞第一、哈弗第二、吉利第三。这三个加在一起,今年上半年占俄罗斯总销量的33%。

2023年1-6月俄罗斯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前五(中国品牌中,仅哈弗建有当地整车工厂) 

有意思的是,除了主机厂,还有大批的小贸易商也瞄准了这个市场。只是,由于缺少厂家的授权,以二手车的名义出口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2022年,由于玩家少,这是个公认的暴利生意。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2022年平行出口一台车平均能盈利约1万美金。

然而,时间来到2023年,这个数字就已降到了2000美金。

“随着大量商家的涌入,利润率开始明显下滑,甚至部分市场开始零利润出口,只赚出口退税的税金。”这位业内人士补充,

有些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很多中国车型在俄罗斯价格几乎翻倍,利润却只有2000美金?

在这里,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一辆新能源车从厂家下线到交到战斗民族手里,拢共需要几步?其中哪些程序需要花去大量成本?

首先,小贸易商需要从厂家采购、提车以及在中国交险上牌。理想L9在2023年内仍可以免征车辆购置税,因此到这一步,成本大概是车价42.98万元+保险费8000元左右。

接下来,小贸易商需要将车辆委托给有二手车资质的大贸易商,让他们来办理运输、报关等出口手续。如果车辆在天津出发,那么到达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需要4600元运输费。大贸易商再收取约5900/台的代理费(囊括办证费、车务费等),出关前的成本又添上4600+5900=10500元。

从哈萨克斯坦过海关,需要一笔清关费用,大概为35%货值的30%税,再加一个本地服务费,成本需花去4.5万左右。(由于政策原因,直接从俄罗斯清关价格至少在两倍以上,因此一般先走中亚再运至俄罗斯。)

如果车辆上公司户,那么大贸易商可以从中国海关申请4.9万元左右退税,基本抵去清关费用。最后,从中亚运输到莫斯科,运费又约为1.5万元。

俄罗斯经销商通常会以大约6.5万美元(约合47.3万元人民币,可议价)来接手这款理想L9,因此小贸易商的全部利润大概为1.37万元(只是大致)。

说白了,中国贸易商赚的是辛苦钱,大部分的利润还是落到了俄罗斯的多道经销商手里。

对中国贸易商来说,利润低是这门生意最大的bug。对俄罗斯消费者来说,bug却不止一个。

一名当地的贸易人士告诉我们,“俄罗斯市场的售后全靠产品质量硬撑,当地消费者购车后无法进行质保。如果是一般小问题尚能解决,但如果是涉及到动力电池的维修,当地无法解决维修,汽车直接成为废铁。”

此外,据他介绍,本地化服务也约等于没有,平行出口汽车是中国车型,不完全贴合当地市场需求。比如车机系统没有英文界面,当地充电网络建设不完善,充电不便等情况频繁发生。

虽然还有诸多问题,但至少俄罗斯不管是民众还是政府,均对中国汽车持拥抱态度。此前汽车产经在俄罗斯街访时,路人也曾描述,现在俄罗斯的电视上铺天盖地都是中国汽车的广告。

换到欧洲市场,环境可不那么友好了。

一直以来,欧洲市场对于我国自主品牌而言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仅在于其拥有最完善和悠久的汽车工业历史,更在于燃油车时代打磨的“发动机”工艺很难被打破。

直到新能源转型时代的来临,恰巧德国和法国这些汽车工业强国还在为转型犹豫不前,我国汽车品牌才终于有机会抢占先机。

当然,困难还是有不少,比如质量认证难、产品改造多、品牌认知低等。

认证有多麻烦?一个出口人士告诉我们,欧盟新规(新增ISA)发布后,出口欧洲汽车验证周期已延长至9~10个月,车型申请认证的费用也从原来一款车200万变为1000万元以上。

产品改造层面,据东风柳汽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冯杰介绍,由于驾驶环境和驾驶习惯不一样,欧洲车型的改造涉及软件和硬件的多个方面。

“比如,车机系统上,你要改语言、界面、功能配置;在北欧卖,你必须得解决这边高寒环境下的一个续航值;又比如,欧洲人喜欢拖东西,你得有拖钩,这些是国内没有的。”冯杰说。

品牌认知层面,咨询机构Gartner分析师Pedro Pacheco指出,欧洲消费者非常受品牌认知度的驱动,他们对新进入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和品牌可能持怀疑态度。

当然,以上的问题都是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克服的。

譬如,欧洲人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认知已经在逐渐改变。冯杰说:“头部企业如上汽的名爵、比亚迪,中国企业带来的产品欧洲消费者还是觉得挺惊艳的,他们有所改观,觉得中国的产品不是一个低质低价形象了。”

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今年6月底瑞典销售网络才开业,7月他们就能拿到当地的销量冠军。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汽车品牌在欧盟市场的份额能从2021年的不到1%上升至今年的2.8%。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制造商的销量占总销量的8%。

据我们了解,以柳汽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在欧洲已经可以取得正向盈利。

冯杰说:“我们把北欧地区、东欧地区,包括德国、意大利这些地方都做了经销商布局。短短一年时间我们样车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000台。”

中国车企在欧洲的渠道选择 

现在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唯一难以克服的问题,就是政治因素。

像法国这样从政策端严厉抵制中国汽车就是典型的政治“路障”。

此外,许多希冀在欧洲建厂发展的中国企业,也遭受着诸多“政治”环境层面的挑战。

今年8月,欧盟委员会对宁德时代位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市的电池工厂展开了调查。2023年春季,这些反对党政治人士向欧委会提交了一份投诉,称宁德时代工厂在用水要求方面不能满足欧盟关于地下水状况指令的情况。

后来,一名宁德时代内部人士告诉我们,公司匈牙利项目实际上通过了匈牙利政府的环评许可。“但因为这是执政党引入过的最大一笔投资项目,所以反对党就用各种办法阻挠,这是我们最无可奈何的地方。”

目前,比亚迪也在为第一家欧洲整车工厂做选址工作,地点可能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和匈牙利等国,目标最早在2025年在欧洲量产。

“我们会非常注重与当地政府进行密切交流。”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这样对媒体强调。

[ 东南亚:体系性低估出海难度 ]

中国车企在欧洲的造厂之路看起来还很遥远。相较之下,我们邻居的泰国市场,看起来环境要友好得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0余家中国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宣布或已经在泰国建厂,预估总投资额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比亚迪、上汽、哪吒、埃安、长安、奇瑞、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

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泰国最大的汽车行业投资者。

之所以投资泰国建厂,是因为新能源车在泰国是一片蓝海——不仅泰国政府正在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也相当高。(以下视频总结了泰国人对中国电动车的看法。)

另外,建厂泰国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聚焦泰国,可辐射整个东南亚地区”。

“只要出口,就能挣钱”,有知情人士向表示,现在国家政策对中国品牌新能源出口提供高额补贴。而如泰国这样的国家又对进口新能源汽车提供关税优惠。

目前,在新能源赛道,中国车已在泰抢得话语权。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泰国电动车销量榜榜首被比亚迪占领,前十大车型中除了特斯拉两款车,其余都是哪吒、欧拉等中国车,一共占据8成份额。

形势大好,但有机构也指出,由于泰国纯电动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参与者数量将持续增加,市场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

尽管中系纯电动车现阶段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当未来其他车企渗透泰国纯电动车市场时,中国车企的卫冕并非易事。

还有人指出了中国企业出海的具体毛病。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中国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表示,“曾经我们诟病海外车企在中国水土不服、产品不适合中国市场、管理效率低下、盲目照搬本国营销方案等等,但这些问题正在很多走出去的中国车企上重演。”

“总之,目前体系性地低估出海难度这一问题较为严重。”管鸣宇说。

管鸣宇认为,如何开发适合当地的产品、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如何加速品牌、供应链、人才队伍等在目标国家的本土化发展?这些都是有志于大力开拓海外业务的车企需要思考的课题,要在出海的高质量发展上发力。

除了以上提及的三个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在非洲、澳洲以及中东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不过,在美国这个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品牌今年1-7月只有吉利出口了7000余辆新车,而日本这个汽车强国,中国品牌也仅销售了700余辆。

可见跟大众、丰田这些国际巨头相比,中国选手们仍是路漫漫、其修远。

哪吒CEO张勇前段时间在微博上感叹:“……比起国外企业,中国企业目前在技术积累、成本控制以及供应链成熟度上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可是海外跨国车企真的没有一战之力吗?路还长的呢,别把子弹打光了。”

是的,如张勇所说,在我们自己的地盘尚且要提防洋品牌的反攻,更何况在别人的市场。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 本文由创蚁成百科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